电影《后来的我们》胜诉 判例或成为影视行业维权新 |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21/3/31 点击数:1118 |
2019年初,电影《后来的我们》片方被武汉光亚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光亚”)告上法庭,后者称前者“著作权侵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这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诉讼案终于有结果了。《后来的我们》官方微博今天发布消息称,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后来的我们》片方(即被告方)胜诉,原告方所述控告均不成立,予以驳回,随后湖北省高级法院终审裁定维持原判,而此次产生的诉讼费用也由原告方承担。
图说:电影《后来的我们》胜诉 官方图 《后来的我们》片方随后还表示,对方明知其诉请无理,仍然滥用诉权,并且在法院尚未判决的情况下多次以不实消息诋毁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原创性,“‘碰瓷’本片,对本片主创名誉造成严重影响,片方将对相关人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追究对方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责任。” 公映之后,遭遇“碰瓷” 《后来的我们》是刘若英的电影导演处女作,由张一白监制,袁媛、何昕明、潘彧、安巍和刘若英编剧,井柏然、周冬雨和田壮壮主演。该片于2018年4月28日公映,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个电影奖项上也获得提名。 电影公映之后,片方却遭遇到了网络“碰瓷”:网名为“出品人布衣翁”的用户数度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武汉光亚2015年开发了电影项目《后来》,并联络经纪人拟邀请刘若英担任该片导演遭到拒绝,之后刘若英却和经纪人剽窃了该片剧本并拍摄了《后来的我们》。《后来的我们》片方第一时间澄清,该片根据刘若英2010年创作的小说《过年,回家》改编而成,且该小说早已发表于刘若英的散文集《我的不完美》之中。但“出品人布衣翁”不仅持续在微博上发布不实信息,随后武汉光亚还将刘若英和《后来的我们》的片方诉至法院,诉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后来的我们》抄袭和片方不正当竞争。
图说:《后来的我们》剧照 官方图 被告完胜 杜绝碰瓷 从法院的判决书中可以看到,原告方坚称《后来的我们》在故事主线、主要故事内容、人物设置、人物关系、情节事件、情节发展串联等方面与自己拥有版权的电影剧本《后来·懂得如何去爱》有相似之处,但法院认定实际两者之间存在实质区别。原告策划方案明确定位“青春校园电影”,而《后来的我们》为都市情感题材,两者更是存在较大差异。 原告另一证据——与编剧的《剧本委托创作合同》,经法庭调查也认定该合同中编剧签名为他人代签,且签署时间也可能并非原告所称的2015年,而是晚于2018年4月8日以后,武汉光亚这一主张也与此前所称的创作时间更早的观点存在重大差别。 判决书不仅认为,原告的多处比对意见,实际上已偏离了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实际内容,有牵强附会之嫌,还特别指出,“若依原告之观点,任选两部文学作品,均有可能得出抄袭剽窃之结论,文学艺术创作必将无法进行,有违著作权法的立法本意”。
图说:《后来的我们》剧照 官方图 抄袭之外,原告方的另一个诉讼主张涉及不正当竞争,同样被法院驳回。判决中明确指出:“按照原告的主张和逻辑,实际上相当于要求影视行业中,只要收到过策划方案,无论是否采纳,无论实际剧情是否相关,均不得再行拍摄相同或类似题材影片,不得使用相同或类似演员、导演、制片,若确定该种行业规则,恐怕以后行业内会拒绝一切策划方案或邀请,演员、导演等从业人员也将极大减少商业机会。若如此,反而会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这些判词,或也将为影视行业的著作权纠纷指明方向,杜绝“碰瓷”事件发生。 另行起诉 网友叫好 《后来的我们》片方也表示,武汉光亚方多次以不实消息诋毁该片的原创性,对影片主创的名誉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片方将另行起诉对方,追究侵犯名誉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后来的我们》官方微博发布了判决结果之后,网友们也纷纷留言,其中不乏一些电影、法律专业的人士。有人为《后来的我们》片方的维权行为叫好,也有网友表示,这个判决结果说明,法律对于原创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愈发加强。“一部电影的诞生,往往是由许多人经过一次次思考、讨论、争执,而且要经过许多的波折才能完成。但是‘碰瓷’者仅仅是看重了某一部电影的名气就不惜以诋毁的方式蹭热度,这种行为,不仅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还应该得到法律的制裁。”(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